1)第四百三十八章 猎杀的时刻到了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黑火药的事,刘襄没说,郭嘉、戏志才自然也不会傻乎乎的追问,只是对他口中那个能打败任何敌人的办法,好奇不已,也有了各种猜测。

  猜测归猜测,谁也没说出口。

  继续讨论突袭袁绍的安排。

  “刘宠的大军到哪了?”刘襄看着舆图问道。

  戏志才出言回答:“上次通信,已过沛国王都相县,按时间推算,应该到竹邑了,再过些时日,全据沛国不难。”

  袁绍留守的兵力不多,刘宠拿下沛国,只是时间问题,足以截断敌军东归之路。

  可刘襄对于一次突袭就打死袁绍的事情,并不看好,他完全可以沿着颍水南下九江郡,躲到淮河南岸的寿春去。

  刘襄可不敢带着骑兵,孤军追入扬州。

  先打了再说吧,能在战阵之上击杀袁绍最好,不能也无所谓,下一次再打败他就是了。

  骑兵集结,配上驮马,带十日之粮,随时准备出发。

  出发之前倒是有几件事要先处理一下。

  颍川占领了没多久,虽然心向自己的不少,但也不那么太平,光靠大军震慑会拖住兵力,所以需要一个本地人安抚。

  “认命荀彧暂代颍川太守。”

  这个任命其实违反了汉朝的三互法,州郡之长,不可由本地人担任,边郡因为没人愿意去,所以有特旨,可由本地贤才理事。

  当初灵帝下这个诏令,其实是为了方便卖官,没人愿意去边郡,官位卖不上价啊,这可难不倒身为经营奇才的刘宏,外地人不愿意去,那就卖给本地大户呗。

  反正钱没少赚,对边郡防御胡人也还算有点贡献。

  刘襄挺支持三互法的,本地人在当地为官,弊端太大了,任命荀彧也只是权宜之计。

  还有就是满宠和高顺都应下了他的招募,因为出兵在外,便被直接带到了他的幕府。

  一提幕府,很多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将军幕府,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统治机构,但幕府这个东西早在我国的春秋时代就出现了,跟日本幕府不太一样。

  幕府,是指古代将军外出征战时,设立在帐幕内的府署,也叫莫府,莫是通假字,通幕。

  最早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

  《史记集解》记载:

  “将军出征,行无常处,所在为治,故言“莫府”。”

  “古者出征为将帅,军还则罢,理无常处,以幕帘为府署,故曰“莫府”。”

  幕府一词,在初期是指出征将帅的中军大帐,并不是常设机构。

  到了汉代,外戚多以大将军、车骑将军的职位辅政,均设幕府,召署名人学士,参与政事,这种风气就传开了,变成了凡有开府之权的,都能设幕府。

  再后来,三公、权臣、封疆大吏、地方军阀也都设立幕府,招募亲信。

  传到唐朝,连有权利的公主都能开幕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