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六十三章 大汉如长安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元月十五,刘襄在城西建章宫的神明台上,以太牢之礼祭祀太一神,全套礼仪一个多时辰,都冻透了。

  回到北宫,仍然没缓过劲来,前几天下雪了,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正赶上冷的时候,这种日子还要在高有五十多丈的神明台上祭祀神仙,那可是一百二十米高的高台,小风吹的那叫一个舒爽,骨头缝里都灌满了寒气。

  造孽啊!

  刚上去就被冻透了,他特意多穿了两层绵袍都不好使。

  不过台上手掌承露盘的铜柱仙人是真漂亮,纯铜铸造,三百年过去了,仍然养护的很好,金灿灿的,刘襄估计得有十几吨铜,真想融了它铸造铜钱。

  这是汉武帝造来求长生的。

  《汉书》记载:「建章宫有神明台,武帝造,上有承露盘,有铜仙人,舒掌捧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仙人掌大七围,以铜为之。」

  用露水和着玉屑口服,是汉代服饵之术的一种。

  后来曹丕登基,想把铜柱仙人搬到洛阳去,结果铜盘断折,声闻数十里,勉强搬到灞河边上,因为太重了,无法向前挪动而弃置,再后来就没记载了,估计是融了。

  在汉代,铜就是钱,没人舍得扔到野地里不要了吧?反正刘襄是舍不得的。

  推己及人,估计曹丕也舍不得这十几吨的铜料。

  虽然在神明台上冻得够呛,但俯瞰长安是真的心旷神怡,就像站在三四十层的高楼上,看着脚下的巨城,围绕城池的八条河流,周边的山林、田野,一眼望去,毫无遮挡,视线所及,尽入眼底。

  登高望远,开阔胸怀,心中豪气顿生!

  就是宫室有些破败,太可惜了。

  如今的大汉,跟此时的长安,真的很像,体量巨大,望之壮阔,可却多有破败,需要修缮重建的地方太多了。

  最破败的是建章宫,大半宫室毁于王莽新朝时期的战火,当初完好之时,规模宏大,有千门万户之称,是长安最大的宫殿群,宫墙周长二十余里,占地面积超过七平方公里。

  前殿和未央宫正殿一样高。

  东边有凤阙,高二十余丈,有辇道越过城墙,直通未央宫。

  可惜被焚毁了,只有残存的基座供人缅怀。

  城外西侧是半包围结构的唐中,圈了好几十里的土地,用来养老虎。

  这里也被废弃了,老虎估计不是跑了就是被打死了。

  城北是太液池,池中渐台高二十余丈,渐台就是湖里的假山,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四座,模仿海中神山。

  汉代挖人工湖,湖中假山都叫渐台,未央宫里的沧池之中也有。

  城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也只剩下了遗迹。

  宫城之中的北侧,立着高五十余丈的神明台和井干楼,有辇道相连。

  神明台就是个正方形的大土堆,基座长宽各有五十米,台顶大概有个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