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九十章 霸道不可称王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襄的话让荀彧沉默了很久。

  实话实说,想要结束乱世,眼前之人便是不二之选,而主公也确有明君之姿。

  不好奢靡,励精图治,体恤百姓,爱兵如子,军略无双,威临天下。

  结束乱世,结束乱世!荀彧心神激荡,这是他毕生所求。

  可是,总不能不分良莠,只是因为他们是世家大族子弟,便要随便找个借口,屠之戮之。

  这不对!

  道理不是这样的!

  “他们可以去种田,可以去经商,只要主公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可以的,士农工商,总会有个出路,平定乱世,不能一杀了之啊,没有这个道理。”

  荀彧自己都没意识到,他的话音之中,充满了哀求的味道。

  刘襄势力已成,治下两千万人口,十几万大军,几百万民团,寒门子弟多有归附,新的勋贵已经崛起,大汉旧日的世家大族,早已是昨日黄花,根本无力抵抗他的意志。

  荀彧想要维持世家的体面,难上加难,否则他不会做出串联中原士子的行为。

  这是极其犯忌讳的事情,是拿性命在拼,生死只在主君一念之间,因为这是权臣之路,而现在的形势,他不可能成为总领百官的权臣。

  最起码,武将集团不会听他的,外戚、宗室也不会。

  “主公,但行霸道,不可以治天下。_o_m”

  “文若,此非王道与霸道之别,你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最遭人记恨吗?”刘襄手撑着回廊中的栏杆,不等荀彧回答,继续说道:

  “拿走别人拥有的东西,是非常遭人记恨的,人的本性,会为了失去的利益而拼命,他们会处心积虑的夺回来,并把这份仇恨传递给子子孙孙。有些隐患,还是尽早处理掉比较好。”

  这话荀彧反驳不了,他既不是没见识的愣头青,也不是道德标准灵活多变的伪君子。

  愣了半天,实在想不出该怎么反驳,情绪低落的说道:“臣,乞骸骨。”

  刘襄白了他一眼,才三十来岁,乞个屁的骸骨,拍了拍他的肩膀:“外面太热了,随我去书房叙话。”

  说完转身就走,他怕热,想去书房纳凉,一边走一边朗声说道:“文若的心气丧了吗?咱们可是约定好了要一起平定乱世的,我不是那种只能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人,尚书令的职位还在等着你呢,未来的荀令君,跟我去书房,咱们商议一下改组官制的问题。”

  他确实忌惮颍川荀氏的能量,不是一天两天了,从一开始就知道,并不是这次的联名劝进才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没有被逼宫之类的负面情绪。

  之前一直在用冀州集团和外戚制衡,也没有觉得事态脱离掌控而引起的愤怒。

  像荀彧这么优秀的工具人,他可舍不得放在一边不用,更不会杀掉,如此大才,太可惜了。

  他早就想把官制改成三省六部制,琢磨了好几年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