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1章:怎么又讲起了“王安石”和“司马光”?_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有才华,司马光一路青云直上,很快就到了京城做官。并且,因为司马光个人的品性实在是太好太好,好到其他人都几乎做不到。所以,司马光在当时成为了文坛领袖,有非常大的号召力。”

  这时,有网友问道:“凡哥,司马光的品性好到什么程度?”

  “我也想跟大家说一说这件事。”

  关于司马光,前世不知道有多少人熟悉。

  或者说。

  自小大家都是读司马光长大的。

  陈凡说道:“司马光不只是当时品性好,他小的时候品性也非常好,有一次司马光的朋友来他家玩,不小心掉到了一个大缸里。因为大缸太深,水很快就浸到了小朋友的头上。其他小朋友都非常的惊慌,但司马光却不急不燥,他拿起边上的石头,狠狠的朝着大缸一砸。一瞬间,大缸破了,缸里面的水也从大洞里面流了出来,刚才那位掉到缸里的小朋友也顺利得救。”

  这就是小时候大家学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虽然从历史角度考证,这个故事可能是一个虚构的,但这个故事却流传了出来。

  “还有一个故事,司马光妻子因为不能生育,很多人都让他再娶一位小妾。但司马光却坚决反对,并表示这没有什么。可司马光不急,他的妻子反倒急了。于是他妻子就找了一位很漂亮的美女半夜送到了司马光卧室,结果司马光直接就将她给赶走了。还有一次,她的夫人将一位漂亮的丫环也送了过来,司马光大怒,又将她给赶走了。哪怕直到去世,司马光也没有纳妾,只收养了一位义子。”

  这可能放在现代没有什么。

  现代一夫一妻嘛。

  但这放在古代,放在宋代,那可当真是太具有模范作用了。

  要知道。

  当时在宋朝能当大官的,每人至少都会纳妾,甚至是纳好几房妾。

  包括苏辙,苏轼……也不例外。

  “当时王安石推动新法,司马光初开始并没有发表意见。因为他还不知道这个变法有什么作用,是否有什么弊病。但后来随着一系列毛病出现之后,司马光开始反对王安石变法。他认为王安石的变法太过激,要想提升国家的收入,应该通过节流的方式。但王安石却反对,节流还不如开源来得重要。你节再多,还不如多赚一些……”

  说到这里,陈凡停了一下:“大家应该看出来吧,也就是说,王安石为代表的就是新党,而司马光为代表的则是旧党。”

  这一说,陈凡不由得嘴角一弯。

  他知道,一个有趣的事情将要发生了。

  是的。

  正如陈凡猜测的一样,当陈凡将王安石与司马光介绍完了之后,直播间内众人有些斯巴达了。

  “王安石,司马光,我应该支持谁?”

  “王安石主张开源,司马光主张节流……其实两个想法都挺好的。”

  “嗯,不能说王安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