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3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求订阅)_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也睡不着了,往事历历在目。苏轼翻身下床,写下了一首《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陈凡在黑板上写下这一首词。

  这一首诗,不比此前苏轼写的其他一些词。

  如果说其他一些词,苏轼是豁达,是豪迈,是对于人生哲理的领悟。

  那么这一首江城子,那就是对于亡妻的思念。

  是的,他的妻子王弗,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死去了。

  王弗是苏轼在青神中岩寺读书时的老师王方的女儿,两个人“早恋”成功。十九岁的苏轼迎娶了十六岁的王弗。在王弗陪伴苏轼的十一年来,苏轼每当想起都不由得欣慰。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一个贤内助,才让苏轼能够一门专心的研究诗词学问,进而大放异彩。

  这里有一句词写得特别好,陈凡很喜欢。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当年的王弗还是那么的年轻,一走十一年之后,现在的苏轼已经到了40岁,并有了白发。

  所以如果真的看到了王弗,苏轼也不知道王弗是否还能认识自己。

  “苏轼,原来这就是苏轼。”

  众人嘴角喃喃自语。

  仅仅只是一篇散文,两首诗……苏轼就已经俘虏了现场所有的人。

  但这仅仅只是开始。

  接着,陈凡继续讲道:“在密州担任太守的时候,这一天正是中秋时节,因为很长时间都没有见到过弟弟,也就是苏辙时,看着月光,思念弟弟的苏轼更是倍感孤独。苏轼一个人默默的喝酒,在他一杯又一杯酒水下肚之后,苏轼突然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他举起手中的酒杯,大声的对着夜空说道,你可知天上的月亮什么时候能够圆满?你可知地下的兄弟什么时候才能团圆?你可知天宫的殿宇会不会很冷?你可知有多少不如意的事情充满人间?随后,苏轼拿起纸笔,写下了一首旷世奇篇《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旷世奇篇?”

  听着陈凡说到旷世奇篇这四个字时,台下众人一愣。

  旷世奇篇?

  有这么牛逼的吗?

  虽然之前苏轼写的几首诗词,也确实非常好,也非常的惊人。

  但,这要说旷世奇篇,多少有些过了。

  不过。

  在他们不解之时,陈凡却已经念出了这一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词对于唐诗来说意味着什么?

  此前很多人说,宋词对于唐诗来说,意味着传承,意味着宋朝特有的文化。

  意味着,宋词能与唐诗竞艳。

  但……

  其实真正来比较的时候,对于很多人来说,宋词多少在思想境界上,还是差唐诗一些。

  但。

  直到今天。

  当听到陈凡所讲苏轼所写的这一篇《水调歌头》时……

  人们发现。

  宋词,真的可以和唐诗竞艳。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