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5章:杜甫,千古……(求订阅)_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争结束的苗头,但却还没有完全结束。

  所以杜甫也不敢轻意回家。

  但这首诗,却无比的表现出了作者爱国思乡之情。

  “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陈凡老师为什么称杜甫是诗圣了。”

  “陈凡老师不是说了吗,杜甫之所以被称之为诗圣,那就是他的思想高度。”

  “是的,确实是思想高度。但,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下比较。比如,我们拿这首诗与孟郊登科后相比。当时孟郊考上进士,也是欣喜的发狂,然后他就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但这仅仅表现的是他个人,而且这样的喜,才真正有一些放荡,有一些得意忘形。但是,杜甫这首诗里面,就算他高兴的再怎么得意忘形,我们内心也是极度的佩服。”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不比不知道。

  一比较。

  你就会发现,为什么诗圣是杜甫,而不是别人。

  ……

  “安史之乱结束之后,此前多方照顾杜甫的严武去世。杜甫又开始了飘泊,还好夔州都督与杜甫是旧识,他让杜甫帮官家看管一百倾的公田。这时的杜甫生活比以前好了一些,然后杜甫也买了一些田,并买了一个四十亩的果园,还请了一些工人帮他做事。这个时候的杜甫生活比以前好了许多,所以创作热情也高了许多。在不到两年时间里,杜甫先后创出了四百多首诗作。”

  “只是可惜,虽然杜甫这时生活稍稍比原来好了,可是,杜甫的年龄已经50多岁。而且因为年轻的时候生活过得并不怎么样,所以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在他55岁的时候,某日他登高望远,创作了一首《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登高。

  意思也很简单。

  前面四句写的是登高望远看到的风景。

  但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可能是同样的风景,不同的人看到却有不同的感受。

  原本这个风景其实还挺不错。

  可是在年老的杜甫眼里,就显得有一些孤寂,萧索。

  后四句,写的是杜甫自己。

  万里形容的是这一生。

  这一生怎么样呢?

  从东走到西,从北走到南,不断的飘泊不定,不断的作客人家。

  这里的作客可不是像我们现代人作客别人家一样。

  古时的作客,那完全是投奔别人,还得看别人眼色。

  更为悲剧的是,杜甫不是一两次作客,而是经常作客……经常投奔别人。

  这还不只。

  除了生活作客的窘迫之余,现在的身体也不怎么样了,经常生病。

  而且,人也老了,白发也长了起来。

  更为郁闷的是。

  因为生病,年老,连酒都不能喝了。

  那怎么办呢?

  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写一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