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九章 谁去和肃王谈判_回到明朝做塞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齐泰和黄子澄见方孝孺率先提了出来,就像是被什么东西刺激到了一样,心里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争先恐后的说道:“皇上,臣等以为方大人说得对。先帝在世时,出于对儿子们的偏爱而设立了藩王制度,他老人家本意是让藩王作为国家的藩篱,保卫中间的朝廷的。可是,这些年来,下面的这些藩王都仗着先帝的宠幸,越来越目无法纪,越来越嚣张跋扈,已经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皇上应该还记得臣等给皇上讲的春秋战国和七国之乱的故事,周天子设置诸侯来拱卫王室,这些诸侯虽然是皇帝的血亲,但是几代之后,随着血脉的疏远,他们对周王室的感情越来越淡,最后演变成互相攻打,甚至是灭亡了周朝。”

  “这些藩王虽然是皇上的亲叔叔,但是他们当中很多人都图谋不轨,在皇位面前,亲情是靠不住的,自古以来,为了皇帝手足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还请皇上三思,及早动手,以免到时候诸王尾大不掉,在动手的话,怕就是晚了。”

  方孝孺见齐泰和黄子澄二位大人都支持他,心里也很高兴,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干脆就扯开了说,鼓起勇气说道:“陛下,设置藩王制度本来就是弊政。先帝英明一世,只是因为对儿子们的溺爱才犯了这个错误。藩王就藩之后,虽然偶有战功,但很多人都多行不法,藐视朝廷法纪,鱼肉百姓,为祸甚烈。现在我皇登基,应该革除这项弊政,效仿尧舜禹汤,任用贤臣来管理国家,以达到真正的太平盛世。”

  姚广孝说方孝孺是天下读书人的种子,的确不错,方孝孺的内心里只有儒家的思想,满满的都是儒家的情节,时刻妄想着将明朝变成上古社会那样,皇帝贤明,垂拱而治,任用儒家的大臣,共同治理国家,而不是将天下当成他个人的私产。岂不知,这些话都是历代的儒生故意编出来骗人的,专门给皇帝洗脑子,好让皇帝来重视他们。

  方孝孺不仅信了,而且还要求朱允炆也相信,对朱允炆的一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靖难之役开始的时候,方孝孺还在和朱允炆研究周朝的官职,妄图恢复周朝的社会制度,真是吃饱了撑的。在他看来,历史上最贤明的君王就是周文王了,他可以说是集合了所有儒家学说所要求的优点。

  宽宏大量,任用贤臣,最著名的就是那个文王拉车八百步的传说,在看他看来,周文王正是因为礼贤下士到了极致,才最终打败了残害忠良,迫害文臣的商纣王。

  事实上,商周之间的战争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商纣王的那副残暴昏庸的形象是后来的儒家人物为了迎合自己的学说故意编出来的。周武王伐商时在《牧誓》中只列举了商纣王六条罪名:第一是爱喝酒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